作為機關(guān)第一黨支部的代表,我非常榮幸能夠參加今天的學習交流會。從九月下旬全校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我感受最深的是“學習”二字的魅力。這段期間,學習的密度之大、強度之大、力度之大是空前的。每天上班,腦海里首先想到的,是今天的學習任務(wù)是什么,自學內(nèi)容有哪些?今天有沒有支部學習?有沒有全校黨課?有沒有中心組學習安排?每天一小時的學原文、悟原理,既是基本功課,更是基本動作,令人印象深刻、受益匪淺。
眾所周知,習總書記酷愛學習,學習已經(jīng)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充滿自尊和自信,他具有深厚的國學底蘊,他的講話或文章以引經(jīng)用典的亮麗風景吸引無數(shù)中外“粉絲”。
我是一名語文老師,在讀《習近平關(guān)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一書時,我就會格外關(guān)注總書記是如何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闡述當代思想和現(xiàn)實問題的。總書記希望黨員干部要大力學習傳統(tǒng)文化,這對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就《論述摘編》一書,我總結(jié)歸納了六個方面。
一、修身之道
修身,是指修身養(yǎng)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中國傳統(tǒng)文化非常重視修養(yǎng)身心。比如,“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精神境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道義擔當,“見賢思齊”“知行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省吾身”“君子慎獨”的修身之方,“孝悌忠信”“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的齊家之略,等等。中華文明之所以能歷經(jīng)磨難而生生不息、朝氣蓬勃,就因為有這些執(zhí)著的精神追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面臨新的執(zhí)政考驗,對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zh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習總書記非常重視黨員干部的道德修養(yǎng),其中擺在首位的就是“嚴以修身”。他引用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等來強調(diào)干部修身。
習總書記還闡述了修身立德的方法:“首先要重視反躬自省、自我批評”,“吾日三省吾身”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其次,要“遵紀守法、不碰底線”,“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最后,要“防微杜漸、不棄微末”,“慎權(quán)、慎獨、慎微、慎友”。可以說總書記為全黨同志崇德修身,既標注了的認識論,又標注了方法論。
★行百里者半九十。——西漢· 劉向《 戰(zhàn)國策·秦策五· 謂秦王》
二、廉政之道
黨中央從嚴治黨,重視廉政建設(shè),舉世點贊??倳浿v“廉政建設(shè)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的歷史使命,如果我們不能承擔起這種歷史使命,我們就會失去民心,就會被敵人找到進攻的缺口”。他常引用“誠欲正朝廷以正百官,當以激濁揚清為第一要義”、“公生明,廉生威”之類的傳統(tǒng)廉政名言教育干部。
總書記還用傳統(tǒng)文化闡述干部保持廉潔的方法。首先做到“慎獨慎微”,“不以惡小而為之”。他在河南省蘭考縣調(diào)研時指出“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他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的講話中引用“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其次,總書記強調(diào)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發(fā)揮表率和帶動作用”。他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引用“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最后,黨員干部要謹防“貪欲”之害。他在《領(lǐng)導干部要認認真真學習 老老實實做人 干干凈凈干事》一文中引用“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東漢·荀悅《申鑒·政體》
★政在,口言之,身必行之。——《墨子》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分,我為人不值一文。(清·張伯行《禁止饋送檄》)
★誅一惡則眾惡懼。(唐·吳兢《群書治要·體論》)
★無私者,可置以為政。——《管子•牧民》
★不私,而天下自公。——漢·馬融《忠經(jīng)·廣至理章》
★天下為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北宋·蘇軾《策略》
★堤潰蟻孔,氣泄針芒。)——東漢·陳忠《清盜源疏》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喻老》
三、用人之道
我國古代在用人思想和用人經(jīng)驗這一領(lǐng)域內(nèi)所取得的成就令人嘆為觀止,它們是歷代思想家、政治家在長期治國理政的用人實踐中總結(jié)、積累、思考、歸納出來的,吸收與借鑒傳統(tǒng)用人之道的理論精華,得到歷史智慧的啟迪與幫助,一方面能加強領(lǐng)導干部的素質(zhì)修養(yǎng),做到古為今用;另一方面可以在實際工作中少走彎路,事半功倍。
總書記在一些會議講話中多次談到干部的培養(yǎng)、選拔、管理等問題,并引用了大量前人的理論精華來注解自己的觀點。首先,人才工作對于執(zhí)政至關(guān)重要,引用過“尚賢者,政之本也;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其次,總書記講對人才要有全面客觀的認識,引用了“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天地無全功,圣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再次,總書記講識別、選拔人才有一些標準:要以德為先,“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有基層實踐經(jīng)驗,“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要謙虛好學,“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李世民《賜蕭瑀》
★“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荀子·王制》
四、法治之道
總書記向來重視依法治國,他指出:“依法治國是黨領(lǐng)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發(fā)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sh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中國古代以商鞅為代表的法家的法治思想在這一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財富。這主要體現(xiàn)在商鞅的以法治國、刑無等級、法官獨立、法治而不是權(quán)治、法大而不是權(quán)大、統(tǒng)治者和官員必須首先守法、法律符合國情民情、簡明公開讓民眾充分了解等內(nèi)容上??倳浺昧撕芏喾业慕?jīng)典來思想強調(diào)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如“紀綱一廢,何事不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此外還引用了很多傳統(tǒng)文化中的經(jīng)典來闡述執(zhí)法之道。如 “政在,口言之,身必行之。” “治大國若烹小鮮。”
★紀綱一廢,何事不生?——〔北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
★令之不行,政之不立。——《國語》110
★事輟者無功,耕怠者無獲。(西漢·桓寬《鹽鐵論·擊之》)
★政在,口言之,身必行之。——《墨子》
★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唐·吳兢《貞觀政要》
★治其本,朝令而夕從;救其末,百世不改也。——北宋·蘇軾《關(guān)隴游民私鑄錢與江淮漕卒為盜之由》121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詩經(jīng)·小雅·小旻》
★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道德經(jīng)》
五、民本之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傳統(tǒng)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放在現(xiàn)代社會,仍然一點不落伍。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尚書》里的“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北宋張橫渠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都是民本思想。中國古代的這些思想與共產(chǎn)黨為人民服務(wù)的宗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方針是一致的,也體現(xiàn)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因此我們應(yīng)當繼承、發(fā)揚這種傳統(tǒng)。
總書記國學修養(yǎng)深厚,對此自有更深的體會。2007年1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先后寫了《為民辦實事旨在為民》、《為民辦實事重在辦事》、《為民辦實事成于務(wù)實》等三篇文章,充分表達了堅持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思想。他指出:“必須重民生、辦實事,解決人民群眾最關(guān)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滿足人民群眾最基本、最緊迫的需求,做到讓人民群眾參與、讓人民群眾做主、讓人民群眾受益、讓人民群眾滿意,真正使群眾成為利益的主體”。
有心人會發(fā)現(xiàn),總書記在十八大以來的歷次講話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大的一個詞,無疑是“人民”。“人民”是最突出的關(guān)鍵詞。總書記強調(diào):“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xiàn),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yīng)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權(quán)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上持續(xù)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這些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以民為本價值觀念的當代價值,也是古代民本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直接對接。
★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清·萬斯大《周官辨非》
★民為邦本,未有本搖而枝葉不動者。——宋·蘇舜欽《詣匭疏》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西漢·劉安《淮南子·氾論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荀子·哀公》
六、學習之道
總書記講,我們要加強對歷史的學習,特別是對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中國共產(chǎn)黨黨史的學習。歷史是一面鏡子。從歷史中得到啟迪,得到定力。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燦爛不熄,四大發(fā)明、四書五經(jīng),學習的力量在歷史中傳承。
對于干部學習,總書記尤其指出——
領(lǐng)導干部學習,要把握學習的方向。
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
好學才能上進。
好干部要勤于學、敏于思。
好干部除了要加強學習,還有加強實踐。
總書記還講,我們正在從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偉大而波瀾壯闊的,是前人沒有做過的。因此,我們的學習應(yīng)該是全面的、系統(tǒng)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學習重點,也要注意拓展學習領(lǐng)域;既要向書本學習,也要向?qū)嵺`學習;既要向人民群眾學習,向?qū)<覍W者學習,也要向國外有益經(jīng)驗學習。學習有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有實踐知識的學習。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荀子·王制》
★道不虛談,學求實效。——《易經(jīng)·系辭下》、(清)李颙《二曲集》卷七《體用全學》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明·林鴻的詩《飲酒》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唐·劉禹錫的詩《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修身之道、廉政之道、用人之道、法治之道、民本之道、學習之道”——以上內(nèi)容,都是我學“習”用典的強烈感受??倳浿赋觯何覀円獙W習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因為,歷經(jīng)磨難而不衰的中華文明,蘊涵著豐富而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chǎn)。
最后,讓我們再來看一段總書記的諄諄教誨。
★全黨同志一定要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yǎng),自覺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廣泛學習各方面知識,做到學以益智,學以勵志,學以立德,學以修身。
★我們黨依靠學習創(chuàng)造了歷史,更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